? ? ?

做管理,拼的是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

做管理,拼的是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

“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一時的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?!?img fetchpriority="high" decoding="async" class="aligncenter size-full wp-image-99441" src="http://m.smylily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c0990cbc28d30e05407f6c084b504e46.jpeg" width="640" height="403" srcset="http://m.smylily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c0990cbc28d30e05407f6c084b504e46.jpeg 640w, http://m.smylily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3/c0990cbc28d30e05407f6c084b504e46-300x189.jpeg 300w" sizes="(max-width: 640px) 100vw, 640px" title="做管理,拼的是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插圖" alt="做管理,拼的是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插圖" />

01

前兩天接收到一個問題:看你寫的文章里經(jīng)常有涉及管理上的內(nèi)容,能不能談下你做管理上的心得。

那今天就來回應一下這個話題。

其實我是技術出身。在N年前,出于對職業(yè)前途的焦慮,非常急迫地想轉型做管理工作。

但我當時有個很大的誤區(qū):做管理不就是管好人嗎?我技術牛B,絕對壓得??!

但我根本沒有認知到,從事技術工作,其核心能力是“工程實現(xiàn)”,而轉型做管理,其核心能力變成了“領導力”和“組織力”。

這不僅要提升管理認知,更是對自己的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比如,我要清楚地知道應該如何宣導組織的使命與價值,如何設計團隊架構、怎么定流程,應該招什么樣人,怎么樣從單打獨斗走向團隊協(xié)作。

還比如,我要學會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怎么做好團隊成員的思想工作、如何設計薪酬體系、如何自我學習,自我提升等等。

只有把這些事項都一一理順了,才能聚合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邏輯。

所以,當下的我有這樣一個認知:做管理,拼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。而不是單單靠自己某項技術好,唬得住人,就能把管理做好了。

02

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一時的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。

比如,健康的身體、開闊的視野、成熟的認知與思維方式、良好的人際關系、日拱一卒的學習能力等等 …

但很多時候,我們會過高地依賴于自己一直擅長的某項專業(yè)能力,而放棄了其它基本功的培養(yǎng),導致自己的能力結構產(chǎn)生“偏科”。

我們經(jīng)常會聽到“跨界打劫”,為什么會發(fā)生“跨界打劫”呢?

就是因為別人雖然在本專業(yè)內(nèi)沒你厲害,但他的素質(zhì)和能力結構比你更全面。他依靠多方面力量的注入,將自己和團隊調(diào)到戰(zhàn)斗力最穩(wěn)的狀態(tài),直至把你擊敗。

03

以上的邏輯再放大了想,其實也在提醒我:

我雖然已經(jīng)具備了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,但我可能還偏向于就事論事,埋著頭做自己的事。

雖然自己踏實而努力,但我存在的價值也僅僅局限于解決實際問題。

但在大變局的形勢下,一定會有比用心做事更需要提升的綜合能力,比如思考力、清晰力、洞察力等。

所以,我要時刻提醒自己:“不要以行動上的努力掩飾思考上的懶惰”。

面對看似不確定的人生,需要先把心靜下來,舍得投入時間去深度思考,運用腦力進行“創(chuàng)造”,然后落實到行動上,去完成自己的“創(chuàng)造”。

所以,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“清晰力”強的人,能想清楚事情的目的與意義,能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,能把大問題拆成小問題。

拆得越細,一定越好解決;拆得越小,一定越好執(zhí)行。真正的行動力只有在“清晰力”的支撐下才能得到保證。

所以,我還希望讓自己能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問題,如果我對人性一無所知,總是妄圖通過強制或回避的方法來對待它,結果必定事倍功半,甚至是徒勞無功。

但如果能正視它、看清它、洞察它,并合理分配欲望,那么,工作生活將會更加有效率。

04

最后,總結一下:

管理,拼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,而不是單單靠自己某項技術好,唬得住人,就能把管理做好了。

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。

但很多時候,我們會過高地依賴于自己一直擅長的專業(yè)能力,而放棄了其它基本功的培養(yǎng),導致自己的能力結構產(chǎn)生“偏科”。

“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一時的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?!?/p>

01

前兩天接收到一個問題:看你寫的文章里經(jīng)常有涉及管理上的內(nèi)容,能不能談下你做管理上的心得。

那今天就來回應一下這個話題。

其實我是技術出身。在N年前,出于對職業(yè)前途的焦慮,非常急迫地想轉型做管理工作。

但我當時有個很大的誤區(qū):做管理不就是管好人嗎?我技術牛B,絕對壓得住!

但我根本沒有認知到,從事技術工作,其核心能力是“工程實現(xiàn)”,而轉型做管理,其核心能力變成了“領導力”和“組織力”。

這不僅要提升管理認知,更是對自己的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比如,我要清楚地知道應該如何宣導組織的使命與價值,如何設計團隊架構、怎么定流程,應該招什么樣人,怎么樣從單打獨斗走向團隊協(xié)作。

還比如,我要學會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怎么做好團隊成員的思想工作、如何設計薪酬體系、如何自我學習,自我提升等等。

只有把這些事項都一一理順了,才能聚合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邏輯。

所以,當下的我有這樣一個認知:做管理,拼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(zhì)與綜合能力。而不是單單靠自己某項技術好,唬得住人,就能把管理做好了。

02

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一時的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。

比如,健康的身體、開闊的視野、成熟的認知與思維方式、良好的人際關系、日拱一卒的學習能力等等 …

但很多時候,我們會過高地依賴于自己一直擅長的某項專業(yè)能力,而放棄了其它基本功的培養(yǎng),導致自己的能力結構產(chǎn)生“偏科”。

我們經(jīng)常會聽到“跨界打劫”,為什么會發(fā)生“跨界打劫”呢?

就是因為別人雖然在本專業(yè)內(nèi)沒你厲害,但他的素質(zhì)和能力結構比你更全面。他依靠多方面力量的注入,將自己和團隊調(diào)到戰(zhàn)斗力最穩(wěn)的狀態(tài),直至把你擊敗。

03

以上的邏輯再放大了想,其實也在提醒我:

我雖然已經(jīng)具備了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,但我可能還偏向于就事論事,埋著頭做自己的事。

雖然自己踏實而努力,但我存在的價值也僅僅局限于解決實際問題。

但在大變局的形勢下,一定會有比用心做事更需要提升的綜合能力,比如思考力、清晰力、洞察力等。

所以,我要時刻提醒自己:“不要以行動上的努力掩飾思考上的懶惰”。

面對看似不確定的人生,需要先把心靜下來,舍得投入時間去深度思考,運用腦力進行“創(chuàng)造”,然后落實到行動上,去完成自己的“創(chuàng)造”。

所以,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“清晰力”強的人,能想清楚事情的目的與意義,能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,能把大問題拆成小問題。

拆得越細,一定越好解決;拆得越小,一定越好執(zhí)行。真正的行動力只有在“清晰力”的支撐下才能得到保證。

所以,我還希望讓自己能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問題,如果我對人性一無所知,總是妄圖通過強制或回避的方法來對待它,結果必定事倍功半,甚至是徒勞無功。

但如果能正視它、看清它、洞察它,并合理分配欲望,那么,工作生活將會更加有效率。

04

最后,總結一下:

管理,拼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,而不是單單靠自己某項技術好,唬得住人,就能把管理做好了。

同理,一個人要長期取得成功,也不僅僅在于取巧、出奇招、走捷徑,更多要歸功于自己扎扎實實的基本素質(zhì)和綜合能力。

但很多時候,我們會過高地依賴于自己一直擅長的專業(yè)能力,而放棄了其它基本功的培養(yǎng),導致自己的能力結構產(chǎn)生“偏科”。

0

評論0

請先 !